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

置之死地而後生 —— 進擊的鼓手

" There are no two words in English language more harmful than good job" 【在我的字典裡沒有比好樣的更有害的詞了】 

「進擊的鼓手」是去年榮獲奧斯卡三項獎項的一部爵士樂劇情片。劇中魔鬼老師佛列契的座右銘:「在我的字典裡沒有比好樣的更有害的詞。」讓我們檢視當今教育體系中關於教學方法相當重要的議題,並讓我們思考在所謂努力的背後,所付出的代價,是否如同我們在舞台上所見的光鮮亮麗?




電影名稱:進擊的鼓手 ( Whiplash )
導演:Damien Chazelle
片長:1 小時 47 分鐘
角色/主演:
安德魯( Andrew ):麥爾斯・泰勒 ( Miles Teller )
佛列契( Fletcher ) : J.K. 西蒙斯 ( J.K. Simmons )
妮可 ( Nicole ):梅利莎·拜諾伊斯特 ( Melissa Benoist )

故事簡介:安德魯(麥爾斯・泰勒飾)是一位熱愛鼓樂的孩子,即便家庭裡的成員都對他從事的領域相當不以為然,他仍舊追逐渴望成為頂尖爵士鼓手的音樂路。
在著名的歇爾佛音樂學院求學期間,安德魯遇到了以鐵血教育出了名的老師佛列契( J.K. 西蒙斯飾 ),聲音的咄咄逼人與誇張的暴力行徑,再再打擊安德魯的自信,面對這樣的處境,安德魯會起身反抗?或是消極抵制?





觀後感
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,總是被親戚們看扁,努力地表現自己,卻仍不被重視,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,我想安德魯多麽在意的不是他能不能成名,事實上是他人的眼光,他人對於自己的評價,因此將這樣的執念放到最大——人生目標就是能被人評價成偉大的人物,成為別人心中的 Buddy Rich (人稱世界上最偉大的鼓手),即便吃了再多的苦,遭受多大的困境,拋家棄子也在所不惜,唯一目的是成就出一切。



聽到這裡,似乎感受到這部電影是多麽勵志呀,但是付出的代價是無止盡的精神壓迫的時候呢?劇中,依照安德魯的魔鬼教師佛列契所說:「我是逼他們去突破自己的極限。」接著,後面的話卻是「但是我從業至今,卻從未遇到任何一個偉大的查里・帕克(Charlie Parker )。」


這當中意味著什麼?在我的眼裡就是如此鐵血教育,一定有其缺陷,或許人在一定的壓力下面可以能成就超乎常人的表現,然而過量的壓力呢?電影中從未出現過的角色肖恩・凱西因為被佛列契逼成了重度憂鬱上吊自殺,如果安德魯對於這種教學模式持續抱持著:「我相信只要我夠努力,可以熬過去,就可以出頭天」,然而在電影中後段看到的是,他失去了愛人,也失去理智,更失去了對鼓樂的真正熱誠(只剩下那股以憤怒支撐的執念)。
如果他真的因為車禍身亡,老子佛列契仍然能拍拍屁股一走了之,自己除了一灘血泊,沒有半點的名聲與快樂,到底在追求的是什麼?其實個人認為,在電影尾聲道盡了安德魯真正所要的 ——佛列契認同的眼神,才是男主角最大的渴望,也就是前文所提及的「他人的評價」。



看到這裡,我不斷在尋思的是在求學的途中,自己也是不斷地想要往上爬,跌破頭皮,也要勇敢站起,直到求學後期,我忽然意識到:這樣的過程,我獲得的是真正的快樂嗎?家人總是說:「熬過去就是你的」但是,事實的真相是什麼?他們能體會箇中苦楚嗎?甚至在你放棄的時候,還對著你冷嘲熱諷。這種事情,只有自己能做出抉擇。現在,對我而言,我是個無名小卒,但至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因為喜歡自己才做這件事情,當有自我認同時,才不會被外界的聲音給蒙蔽。

影評
2014 年算是鼓樂的一年,除了進擊的鼓手使用鼓樂作為電影重要配樂外,由米高·基頓所主演的【鳥人】,也同樣使用鼓樂來揣摩主角內心的心境,並讓電影隨著音樂的節奏與律動進行。【鳥人】與【進擊的鼓手】都是結合鼓樂與電影的佳作,然而以劇情的淺顯來說這部電影更適合一般觀眾欣賞。

回到【進擊的鼓手】在一般的印象中,鼓樂通常僅是音樂裡的配角,負責製造節奏感的樂器。不過在這部電影中,從電影之初,隨著鼓樂的漸進響起與主角一起進入這個故事當中,其後,以鼓為主的爵士樂帶入故事的背景,每個分鏡,都能感受到音樂的流動性。
其中最令人驚豔的是,當我們在欣賞音樂會時,僅能坐在座位上觀看,從單一的視角觀看樂手們的動作和音樂,但是於電影結尾長達9分鐘左右的音樂表演,導演 Damien Chezelle 毫不浪費畫面,利用攝影鏡頭、高超的掌鏡與剪接,帶觀眾進入完全不一樣的音樂世界,隨著音樂的旋律,從不同的視角,讓我們近看樂手們的表情或是一鏡綜觀小喇叭手同時吹奏時的畫面、甚至是安德魯打擊鼓樂時,鼓棒用力敲擊鼓面彈起的血、淚、汗,除了增加畫面豐富度以外,也能讓觀眾感受到一股莫名的澎湃、激昂。


演員部分,最厲害的角色不是主角,是飾演魔鬼教師的男配角 J.K. 西蒙斯,光是他嗔怒時戲劇性的表情,震懾了純屬觀眾的我;在角色情緒轉換間的瞬間,一下是笑、一下是怒,讓我整個人不寒而慄,完整襯托出電影主題「Whiplash(鞭策)」,直到電影的最後一刻,安德魯與佛列契對望的眼神,都能感受到 J.K. 西蒙斯穿透般的力量。


此電影原本是一部 18分鐘的微電影,不過由於在參與日舞影展( Sundance Film Festival )時(可於上方第一張海報左上角看到影展標誌)大受好評,因此獲得資助得以完成一部完整片長電影,個人認為能將短片拉長而不會使電影歹戲拖棚,導演的功力可見一斑,再加上音樂的協調度與演員精湛的演出,身為喜歡音樂的朋友不能錯過,對於電影愛好者是值得推薦的一部佳片。


資料來源:
Whiplash IMDB 
Whiplash 官方臉書
維基百科(連結於上方名稱中)

歡迎分享轉貼,嚴禁截取、修改內文,本文屬 bloopepper 數位生活部落格所有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